疫情是台灣「轉大人」的契機 — 嚴長壽談雙濱發展慢城文明的優勢

「四年前,我記得是2018年的4月19號,那天是公益平台在長濱鄉公所辦的第一場雙濱工作坊。」來自豐濱、布農族小馬(馬中原)說,那時他回鄉經營「高山森林基地」滿一年,卻也是掙扎著打算放棄的時候,公益平台這些年的陪伴給了他堅持下去、看見價值的力量。四年後的現在(2022年),高山森林基地自信地走在連結土地與發展部落產業的夢想上,雙濱(花蓮豐濱和台東長濱)也從交通不便的秘境變成熱門旅地;剛好也在4月,公益平台接續之前的雙濱旅遊發展計畫,再次邀請雙濱三十位業者參加在長濱的工作坊,共同思考疫情後的永續創新與合作。

台灣應該趁這個機會『轉大人』,也就是藉此契機調整體質,讓台灣可以準備好下一波,當疫情過後,能不能夠不要再照原來的那個模式,而是找出一個自己新的方向。」嚴長壽分享,「這次疫情對於全世界的旅遊與觀光業的衝擊非常大。過去十年,因為兩岸通航,所有的飛機、人力都往中國集中,許多中國客也來台灣,創造很大的商機。」但在疫情前,中國客人已經因為兩岸關係的緊張而減少,對業者造成很大的影響,加上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面對觀光客不來的問題,無論是政府或是民間,都要正面面對這個長期考驗,這不是只靠發消費券就能解決的問題,即便疫情結束、全球暢通、大家生活如常,台灣的觀光業若不能改變目前的體質,將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小馬分享他在創業初期為了存活,也跟著市場努力接旅行社的團客,然而他發現這些客人常常拍拍照就走了,對於他們費心準備的文化分享並不感興趣。這幾年他仔細一算,發現這樣的營運根本沒有利潤。但這對於像小馬一樣的返鄉青年而言,最煎熬的還未必只是這一關,年輕人懷抱理想,放棄在都市的基礎,「難道回部落是為了做這個嗎?」在市場主導下,大者恆大,許多熱情卻勢單力薄的夥伴並沒有被市場看見;東海岸多元的風貌,客人也無法在匆促的行程中細細品味。過度乘載的旅客人數,不僅破壞地方環境,業者相互模仿彼此競爭,為部落永續發展埋下未爆彈。

回顧四年多前,公益平台整合雙濱業者、凝聚永續旅遊共識,讓在地青年與業者彼此認識、看見自己的優勢,找到發展定位,放掉「我」與「你」的競爭,合作共好,成就夢想。無期而為的旅遊型態需要時間的醞釀,嚴長壽強調這幾年他已經看到雙濱的改變,像是發展出在地化特色飲食,很多旅客在此停留的時間是三天、五天,或是更長的時間,享受此地的慢生活。

我們之所以持續深耕花東,實際上是與未來潛在的不當開發在賽跑。」嚴長壽一語道出他的焦慮。在4月這一次的雙濱工作坊,他以「疫情後,客人哪裡來」為題,帶領業者思考下一階段國境開放前,如何定位自己、調整產品內涵,為未來做準備。以下是工作坊中嚴長壽的一些提醒。

雙濱發展慢城文明的優勢

花東是生活的所在,並非觀光景點而已。花東有豐厚的原住民文化、原漢族群交織的風情,也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雙濱有廣袤的田野、綿延的山脈和一望無際的海洋,因交通不易到達,保有淳樸的風光。若能夠善用在地特色,雙濱地區有機會成為安居樂業、文明永續的指標性地方,這片土地有一股讓心情安定下來的力量,讓人暫時放下手機,離開由網路、3C構築的虛擬世界,體會位於長濱的民宿「分手巧克力」所描繪的:分手不是永遠的分手,是暫時跟你的工作、跟你的手機、跟你的情人分手,學習跟自己、跟大自然相處的獨立生活。

嚴長壽說:「台灣漸漸在許多地方發展慢活精神,疫情期間,度假的方式也轉換為以緩慢自在的步調為訴求」。這幾年,雙濱已經有足夠的條件發展小鎮文化,從傳統台灣城鎮幾乎雷同的「齊一」樣板,走向具有特色的「唯一」。下一階段的雙濱,應該走向慢城的生活文明,希望未來在地的意見領袖、青年、文化工作者,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文化素養,萃取出本身的在地特色,規劃出可長可久的永續願景。

以民宿為基礎的款待模式 

花東未來的優勢之一,在於以現有3000多家民宿為基礎的生活分享型態。民宿代表的是在地的某種精神與文化,遍布於各角落的民宿最為精采之處是它的多樣豐富與在地親和力,每間民宿都體現著民宿主人的特有氣質、想法及品味,它可以如「分手巧克力」在一地孤絕獨立,也可以如「陽光佈居」成為部落裡活躍的有機中心。

2010年雙濱只有少數幾家民宿,到目前已有超過三十家來自新住民移居,或者部落青年回鄉打造夢想的民宿,他們在合乎永續的前提下適度開發,提供旅客認識在地文化的暫時居所。下一步,雙濱的民宿業者若能深入了解這個地區的餐廳、文化體驗店家的產品與服務模式、部落的親朋好友間各自有什麼專長,主動熱情介紹給來訪客人參與,豐富旅人的文化體驗深度,便可形成區域內彼此互助共好共榮生態圈。

照片來源:Laboratory實驗平台。參觀採預約制。

豐富的藝術文化資源

花東富饒的藝術家陣容,無論是原住民歌謠、舞蹈,還是視覺藝術、裝置藝術、木雕等,他們的雙腳扎根於土地,土地也慷慨的回以創作的能量與靈感。長濱的拉飛‧邵馬葉海地實驗平台,豐濱的項鍊工作室光織屋、舒米‧如妮的工作室,花東海岸線如加路蘭一帶的漂流木作品,台東都蘭的藝術聚落,市區的鐵花村與台東糖廠,加上南迴的創作者們,花東豐沛的藝術文化資源是在地長成、遍地開花的;未來再加上位於台東金樽的「江賢二藝術園區」,花東有絕對的條件,能發展成具有國際高度,且完全展現花東特色的藝術新聚落。

江賢二老師2020在北美館的回顧展,三個月的展期便吸引近12萬5千人次參觀,當時創下疫情期間藝術家個展的紀錄。未來當江賢二藝術園區完工後,江老師的許多作品將會留在台東,園區也規劃了駐村空間,將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前來享受台東的自然環境,並和在地藝術家交流,激盪出創作的火花。

打破單一語系市場,吸引國際旅客前來台東

花東夏天有颱風的威脅,冬天也避不掉東北季風的吹襲,但也正是因為東北季風帶來的天候,使得花東成為這個季節東南亞最好的衝浪據點,無論是每年11月於金樽舉辦的國際衝浪比賽,或是今年已滿第十年的鐵人三項Challenge Taiwan、第十三年Ironman 70.3 Taiwan在台東的賽事,都吸引無數國際級選手前來,讓台東成為各種國際賽事舉辦的重要場域。

台灣的觀光活動絕大部分以國民旅遊為行銷目標,因此很多活動都舉辦在學生放暑假的夏季,這些花費龐大資源所規劃的活動,缺乏國際包裝的格局,創造的旅遊商機,就如同煙火一般,暑假結束就消失不見,徒增淡旺季不均的產業問題。若要推動夏季以外的旅遊,勢必要走向國際,打破單一語系,除了華語市場的客人,也要吸引能來台灣度長假的國際人士,因此,得培養和國際對接的人才,更細緻考量如何呈現讓旅客細細品味的觀光、文化與生活內涵,讓在地成為分享生活的地方,才能讓產業永續生存。

台灣運動健身已經蔚然成風,各處都有運動中心、健身房和熱中健身的人,雙濱純淨的環境曾讓旅客形容來這裡旅遊就像來「養肺」。2019年公益平台從慢遊、生活出發,嘗試提出「運動健護」主題行程概念,開發新市場。行程除了和力格運動健護中心合作開發「體育課」,讓旅人在雙濱的山海美景中學習正確運動、營養飲食,也包括體驗在地自然與人文,從身心靈三個層面讓旅客活得更健康快樂。這種於週間舉辦、適合初老退休族群體驗的主題旅行,即是我們預期讓雙濱吸引國內外旅客、走向永續的方向之一。

雙濱的優雅質變,發展慢城生活

嚴長壽強調,「台灣有優點,也有國際賣點,但與峇厘島、普吉島或夏威夷都不同」,相較於這些地方,我們沒有四季如夏、穩定的氣候型態,但文明的社會、友善的人民、具有文化底蘊等各種元素編織起來,便形成了雙濱的魅力。

疫情當中,我們看見旅遊市場的改變,城市的壓力生活迫使旅人積極探索繁華以外的世界,因此,雙濱店家們若能從了解旅客屬性、改變旅遊的思維開始,發展出結合當地文化與特色的慢遊旅程,盡可能讓旅客在雙濱多待幾天、享受慢遊時光,而非以舉辦大活動、大人潮進入在地,排擠原來居民的生活品質,才是雙濱永續的發展之道。我們期待在目前這個停滯的時間,透過重新定位,開展多語系市場,為雙濱的未來走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