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的再創作 — 當江賢二藝術走上Runway
「現在沒有太陽,所以也不一定看得出來海水是藍色,再過一個鐘頭,彩霞出來的時候會更美,雖然是灰色、淺灰色,但還是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一點藍色。」藝術家江賢二坐在金樽工作室前,跟時尚設計師周裕穎分享他日日夜夜面對的台東海邊,每日太陽落下時,海面上瞬息萬變的顏色。台東給了他創作的第二個生命,因此他也希望將這樣的感動傳遞給其他創作者和藝術愛好者。 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這樣的感動,會轉化成另一個創作的起點。
歌聲背後的故事 ─ 胡德夫 X 嚴長壽
公益平台2021年全新企劃一系列對談性線上直播節目【嚴長壽會客室】,嚴長壽董事長與這幾年一起在台東耕耘的好朋友們,聊聊大家在不同面向為花東永續所做的努力。
從阻力到動力 ─ 跟著「傾聽者計劃」認識「壓力」
公益平台因為「傾聽者計劃」認識了陳永儀博士,她說在廣泛的心理學探討的議題中,最喜歡研究壓力與情緒兩個題目。雖然我們都不喜歡壓力,對於「有情緒」的人,也常貼上負面標籤,但無論是負面壓力或負面情緒,都有其積極存在、推動前進的意義。
「我們知道自己是誰了」:布拉瑞揚舞團在台東找回初心
2020年布拉瑞揚舞團(BDC)五週年時,舞團來到工作室附近的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明門藝文中心,將創團五年來,孕育自東岸的能量及細細感受的日常,以舞蹈與歌聲分享給觀眾。同一年稍早的夏天,公益平台與果實基金會共同舉辦的藝術創作營裡,也有布拉瑞揚老師和BDC的身影,他們引領學員律動身體,感知每一塊肌肉的力量。
找到自我,成就我們 —— 野地裡的生命探索教育
台東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幸運地多年來擁有一群專業且熱忱的戶外探索老師及合作夥伴,中學部生命探索課程透過「山、海、單車」三個組別培養學生勇氣、堅毅、冷靜、判斷、應變、合作等素質。Katu老師來自有高山民族之稱的布農族,他對山林的熟悉帶給學生活生生的學習!同時是歷史老師的他,多年投入的「內本鹿回家行動」是台灣原住民族中最長久的重返祖居地運動,Katu老師與族人成立內本鹿人文工作室,致力於傳承布農族山林文化,深化台灣的野地教育。
從傾聽展開連結 —「傾聽者計劃」守護青少年心靈
當憂鬱症名列全球三大疾病之一,是造成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首位,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也逐年增加,15-24歲爬升尤為顯著,僅管有校園輔導防治網,但校方心理輔導資源或是顯現心有餘而力不足或僅是杯水車薪(註),無法阻擋這個爬升的趨勢。 青春期是憂鬱症好發的年紀。除了受賀爾蒙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和大腦正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外在的學業壓力、同儕互動、家庭關係以及對未來的茫然,都是帶給他們壓力和憂鬱的因素。青少年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只要學習調節,大部分能在跌跌撞撞的摸索中平安成長。然而,有些孩子可能受基因或成長經驗的影響,長期處於情緒低谷,甚至罹患憂鬱症而影響課業與生活,這時候就需要身旁的師長敏銳地觀察、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