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1

台灣好基金會 — 邀您一起感受台灣的美好

來自屏東潮州的柯文昌,從小生活的場景就是寬廣的稻田、潺流的溪水與濃蔭的大樹,當他在美國求學工作時,這一幕幕來自故鄉泥土的畫面與感受,成為他內心一股極大的安定力量。後來,他創辦了「普訊創投」,並以母親的法號為名成立「融悟文教基金會」,返饋台灣這塊養育自己的土地。

2013-07-01

讓世界聽見我們的歌 ─ 公東高工質平合唱團

2013年6月9日,一個盛夏的午后,七十八位公東高工「質平合唱團」的學生,穿上了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套深色西裝、第一套美麗的紫色長禮服,懷著緊張又興奮、忐忑又雀躍的心情,在滿滿的愛與祝福下,將練習一百天所準備的十三首歌,獻給他們所敬愛的上主、學校、老師、家人及關心他們的所有朋友們。 這一天是這些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一場正式演唱會,從大家熟悉的丟丟銅仔、鳳陽花鼓等民謠,唱到大海及童年等歌曲,再轉進美國黑人的藍調及靈歌Ain't Got Time To Die。最讓大家感到驚訝的是,他們居然也唱一般專業合唱團都不敢輕易挑戰的拉赫瑪尼諾夫的聖母頌及德利伯的拉克美花之二重唱。 

2013-05-31

聽見幸福與希望的聲音 —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來自美國加州精通多國語言且中文流利的喬安娜(中文名:倪安寧), 是全球最大嬰兒車製造商明門實業董事長鄭欽明的夫人,她擁有一雙非常敏銳的耳朵,卻在小女兒雅文十一個月大時,發現她似乎聽不到任何聲音。檢查結果出來,雅文患有先天性的極重度聽力損失, 95%的聽損兒都還有殘存聽力,但雅文卻是那最嚴重的5%。這突如其來的震撼,為事業正上軌道、家庭和樂的喬安娜及鄭欽明投下一個極大的生命變數。

2013-05-01

研揚藝術發光亮台東 — 開啟偏鄉孩童的美學視野

一切要從2009年8月8日的莫拉克颱風「八八風災」談起。 當嚴長壽先生在台東嘉蘭村重災區親眼目睹第一線的賑災情形,而開始思考應該在花東成立一個基金會,以平台的方式,整合更多企業及民間資源有效運用與發揮的同時,研揚科技的莊永順董事長(以下簡稱莊董事長)也暗自忖度:「我們可以為這場災難做些什麼?」發起研揚全球員工捐出一日所得50萬元、董監事捐款450萬元及研揚公司捐款1000萬元,共計1500萬元,採逐年提撥的方式,透過研揚文教基金會所規劃的「研揚藝術光點—校園藝文推廣計劃」,以受災的偏鄉學校作為主要協助對象。

2013-04-01

用圖紋訴說來自土地的故事 — Ata。卡塔文化

走進座落在台東糖廠園區內的「Ata。卡塔文化」,偌大的倉庫空間,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木雕、編織、金工、刺繡等原住民生活工藝與飾品;更往裡走,工作室的窗玻上一幅排灣族琉璃珠譜,一顆顆色彩鮮麗的圖紋珠子細細數述著它們所象徵的涵義:勇士之珠=功成、英明,眼睛之珠=守護、平安,太陽之珠=誓約、承諾,鳳蝶之珠=靈敏、聰慧…。

2013-03-01

打造夢想與感動的創作力 ─ 公東高工木工營

台灣第一道陽光升起的後山,有一所揚名國際的技職學校,它是台灣優質木工的搖籃、締造台灣傢俱產業的重要支柱。它以歐式學徒制奠定基礎的教學傳統,訓練出來的學生還沒畢業,就有企業搶著要。在出生率陡降、學生人數大幅減少、學校不得不減班的2012年,它竟然獲教育部核准恢復木工科,是近年來復科的首例。 這所學校的第一棟校舍聖堂大樓,是台灣第二棟現代建築,四層樓的清水模構造,今天來看仍很前衛,頂樓的教堂有臺灣版「廊香教堂」之稱,興建時間相近於現代建築巨擘科比意聞名於世的系列作品。在台灣僅能從有限的書本和雜誌汲取現代建築養分的年代,「公東的教堂」是有志建築的學子必定要朝聖的作品,是孕育台灣現代建築重要的起源。這所學校就是位於台東的「公東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簡稱「公東高工」 ,是天主教白冷會在台第一任會長錫質平神父一手催生創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