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緣起

世界倍速地改變,嚴長壽董事長觀察到網路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年輕人失去了人跟人相處的能力。2012年他接手營運台東均一中小學(現為均一國際教育實驗學校),近距離看到網路世界對青少年身心發展、自我認同、人際問題等面向的影響,情緒教育成為教學現場重要的課題。他觀察到有不少的偏鄉教師年紀輕、社會歷練淺,還不熟悉學生學習特質,除了教學專業,也摸索班級經營及與家長溝通的模式。在這個階段,資深老師及專業者的經驗傳承對他們而言非常珍貴。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憂鬱症名列2020年全球三大疾病,是造成人類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首位,並且有年輕化的現象。而衛福部的統計也顯示,台灣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加,15~24歲爬升尤為顯著。由於學校是家庭之外,青少年最密切活動的場域,老師處於心靈守護的第一道防線。為了減少青少年憂鬱問題,公益平台「傾聽者計劃-新手老師 123」系列影片希望協助新手老師縮短試誤的過程,透過自學基本的傾聽和覺察能力,及時觀察到學生的異狀,接住墜落的心靈。也希望藉由影片的普及性,讓師長甚至學生,學習如何於第一時間覺察身旁同學的心理狀況,讓心情低落的學生早日走出低谷。

此計劃邀請心理諮商專家和教育工作者錄製,從為個人帶來啟發的「傾聽基礎知能」、「讀懂青少年」的觀念心法,到有助於和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連結的「班級經營」、「特殊生與融合教育」四個面向,讓老師在和學生互動前先認真傾聽,了解學生的情緒與壓力後,能夠自我安頓,進而指引孩子學習因應情緒和壓力。

計畫目標

  • 提供新手老師傾聽的基礎觀念與練習技巧,與學生建立連結和信任,成為青少年願意傾吐的對象,並陪伴他們學習調節情緒,長出內在力量。
  • 陪伴孩子發覺內在潛藏的情緒壓力,從預防的角度及時尋求專業者協助,為孩子種下心理健康的種子。
  • 深化第一線教師的專業輔導技能,提升心理輔導能力,以改善教育現場輔導資源不足的問題,成為守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講師介紹

  • 陳永儀|〈從傾聽開始〉系列影片講者
    美國執業臨床心理師,現任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研究重點主要為壓力、情緒與健康,曾任教於美國西點軍校。
  • 陳志恆|〈讀懂青少年〉系列影片講者
    諮商心理師,作家,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主任,長期於各級學校對教師、家長與父母,分享親職教養與情緒安頓等議題。
  • 劉桂光、王保堤、羅先福|〈班級經營起步走〉系列影片講者
    劉桂光-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點亮生命教育協會理事長。
    羅先福-新北市北大高中藝術科教師
    王保堤-桃園市新屋高中教師
  • 曲智鑛|〈特教生與融合教育〉系列影片講者
    特教老師,作家,陶璽特教工作室創辦人,無界塾副塾長。在體制外透過自然情境教學法、隨機教學以及體驗學習的模式,協助特殊需求的孩子,並協助家長進行輔導工作。

計畫內容

  • 影片籌劃

1. 計畫架構
結合傾聽的理論與實務操練,以及教學現場新手老師的需求,發想傾聽者計畫〈新手老師123〉的影片系列主題,並邀請該系列主題的專家、教育工作者擔任講者。
2. 腳本討論
與講者討論該主題之下所需拍攝的單元數,規劃各單元要傳達的核心概念,進行共備會議以擬定單元主題與內容綱要。
3. 剪輯校對
設定影片的呈現風格與整體色調,將錄製內容進行文字剪輯後製,使各系列影片內容流暢且風格一致。

  • 建立傾聽者計畫網站  

建立網站介紹傾聽者計畫,將各單元YouTube課程影片、Podcast節目整合於網站上,並提供課程相關延伸閱讀文章,使閱聽者能於網站內取得與傾聽者計畫相關的完整資訊。

  • 計畫宣傳

影片推廣:透過公益平台的自媒體,以及教師社群、教育部(師藝司、資料司)、線上平台(學習吧、均一、ShareClass)等資源,將傾聽者計畫系列影片分享給教育現場的老師,提升教師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了解,並實踐於教學場域。  

計畫對象

國、高中老師(以教學五年內老師為主)及青少年父母為主要對象。

 

傾聽者計畫系列影片由財團法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歷年計畫內容

2022 傾聽者計畫—均一學校師培工作坊

2021 傾聽者計畫

2019 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傾聽者陪伴計畫

2022-02-15

了解特殊學生需求,成為支持孩子生命的教練

公益平台「傾聽者計畫」 2021年8月上線後,「特教生與融合教育」該系列受到頗大的迴響。錄製內容的曲智鑛老師從小就有明顯過動特質,大學時期陸續陪伴許多特殊需求的孩子,他發現特殊教育在學校體制與家庭的諸多鴻溝,因而在學期間便成立了特教工作室。「光是努力改變孩子是不夠的,也要同時影響他們身處的環境,」曲老師的經驗談對於身邊沒有特教生的人,也往往具有相當的啟發,或許那是一份做為人的覺察,比如,...

2022-01-14

接納自己 才有前進的動力 —「傾聽者計劃」之自我覺察與安頓

大眾對於老師及第一線助人工作者有很高的期待,彷彿「態度溫和」、「隨時保持正向」、「有能力解決問題」都是必然的。但老師也是普通人,也會面臨無法解決問題、情緒低潮、甚至發脾氣。然而,就像卸不下的偶像包袱,老師常壓抑情緒、不敢說出內心真實感受。久而久之,當累積下來的壓力和挫折排山倒海來時,可能傷害了自己與他人。如同一條緊繃著的橡皮筋,很快就彈性疲乏或斷裂,必須適時鬆綁才能持續保有彈力。

2021-10-23

從阻力到動力 ​─ 跟著「傾聽者計劃」認識「壓力」

公益平台因為「傾聽者計劃」認識了陳永儀博士,她說在廣泛的心理學探討的議題中,最喜歡研究壓力與情緒兩個題目。雖然我們都不喜歡壓力,對於「有情緒」的人,也常貼上負面標籤,但無論是負面壓力或負面情緒,都有其積極存在、推動前進的意義。  現代生活的本質容易產生壓力。在農耕時代,一整個村莊的人就像一個大家庭般,不分彼此,互相幫忙。孩子不需要褓姆,村子裡總有幾個鄰居可以幫忙看孩子,家裡更是不用請人打掃;...

https://www.listener.thealliance.org.tw/
2021-07-15

從傾聽展開連結 —「傾聽者計劃」守護青少年心靈

www.listener.thealliance.org.tw 當憂鬱症名列全球三大疾病之一,是造成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首位,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也逐年增加,15-24歲爬升尤為顯著,僅管有校園輔導防治網,但校方心理輔導資源或是顯現心有餘而力不足或僅是杯水車薪(註),無法阻擋這個爬升的趨勢。 青春期是憂鬱症好發的年紀。除了受賀爾蒙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和大腦正進行大規模的改造,...

2021-12-28

2021 傾聽者計畫

憂鬱症名列全球三大疾病之一,是造成失能(Disability)疾病的首位。在台灣,青少年自殺率也逐年增加,15至24歲爬升尤為顯著。儘管校園已建立起三級輔導防治網,但校方心理輔導資源仍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阻擋這個爬升的趨勢。 學校是家庭之外,青少年最密切活動的場域,而老師正處於心靈守護的第一道防線。為了減少青少年憂鬱問題,傾聽者計畫希望協助新手老師縮短試誤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