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金樽的四季 ─ 江賢二從黑白到眾彩交響的藝術
據說江賢二找到人生最終落腳的地方是這樣的,他和太太范香蘭在東海岸沿著台11線開到金樽這個小小的地方,站在一片野草蔓生的小山坡上,美麗的海被恣意生長的草和樹擋著,「第一次來到這裡,連海都沒看到,草也沒有除,但是我們覺得就是這裡了!」江賢二憑著長年的經驗和藝術家的直覺,選擇了金樽。 金樽,是江賢二人生創作的關鍵詞,這個在台東沿海的小村落,由於海灣狀似酒杯,因此名為金樽。1942年出生於台中、二十幾歲出國時沒想過要再回來的江賢二,旅居紐約三十年,夏日去加勒比海小島作畫,沒有想到尋覓世界,最終夢想創作之地是家鄉一山之隔的台東。
學思達 ─ 打破填鴨,全面升級教學
「以前常常遇見很多不像討論的討論,要嘛有人不敢發言,要嘛有人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在這個班大家在討論時都可以侃侃而談,也讓我學會傾聽。」──中山女高第二屆學思達專班學生
公益平台十週年 ─ 偏鄉教育實踐
「教育,才是探索一切問題的根源與答案!」由於城鄉資源的落差加劇,偏鄉比以往更難翻身,嚴長壽董事長辦學的初心是希望花東地區具有天賦及學習潛力的經濟弱勢學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未來成為改變部落與社會的力量。
公益平台十週年 — 花東人才在地培育
花東是台灣最後一塊淨土,擁有尚未被破壞的大自然環境和豐厚的原住民文化。在這樣寶貴的地方,許多年輕人為了工作卻不得不離開家鄉。公益平台希望透過耕耘在地,為離家遊子「保留一條回家的路」。
Total Solution ─ 部落未來生活藍圖
要解決偏鄉問題,老年照護、孩子的教育、年輕人就業,必須一起思考 年輕人想回鄉卻難以抉擇,主要有三股很重要的力量在拉扯,在地沒有工作機會、孩子的教育問題,及部落老人的凋零與照顧問題都需要一一面對,因此回鄉的路途也就越來越遙遠。
luma海外遊學計畫 — 擴展部落青年的生命視野
「我們來自台灣7個不同的族群,台下坐著257個全美不同族裔的原住民青年,在戰鼓響起的那一刻,We are one!」-馮若昀(排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