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的療癒與互助 朝向共好社會前行
2018年二月6日花蓮人深刻感受斷層帶來的震撼,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先生隨即多次返回家鄉花蓮,捐贈數筆緊急救助金,協助第一線的縣府與醫療體系、學校等硬體損害修復,並贊助東部地震中心持續關注災害影響。除此之外,他還低調支援民間,委請公益平台規劃和碩的善款成立花東永續基金,其中包括投入減少災民創傷後壓力的二度傷害、災後身心療癒與守護的「花蓮七公里的幸福街坊」計畫。
結合校園閱讀推廣 為孩子種下心理健康的種子
2018年花蓮震災後,透過和碩聯合科技捐贈的善款所成立的「花東永續基金」除了支持由花蓮在地組織「七公里的幸福街坊」推動心靈療癒計畫外,公益平台也關注在地心理衛生輔導人員不足的問題,參考源自非洲辛巴威「Friendship Bench Program(友誼長凳計畫)」的精神,邀請長期耕耘青少年憂鬱症防治議題的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推動「傾聽者計畫」,運用其心理諮商專業培訓志工、舉辦青少年營隊的經驗,和花蓮在地團隊合作,培養有助人意願的民眾逐步投入社區志工服務,促進社區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也藉由對初級心理衛生的了解,陪伴並支持患者及早就醫。
2019 TC 音樂推廣
連結對土地與古典音樂的熱愛 TC挑戰了樂團百年傳統,以無指揮的方式演奏,每個人都可以有個人意見,像民主自由制度在音樂界的另類實踐,讓大家找到共識,發揮個人特質,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2019 均一高中生之社會見習 (公益平台篇)
培養學生「非認知能力」是均一教育理念的一環,除了學習學科領域知識,更著眼於探究學習的能力及素養。社會見習計畫讓學生將課堂所學應用實作,並進一步延伸至社會場域,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透過職場體驗,建立勇於探索的自信與勇氣,在真實的情境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見習組織正向的文化與價值觀,帶領在學青年待人接物、應對進退的日常禮儀,學習溝通、協調與表達,建立積極、負責的態度,進而認識自己的特質,了解踏入自己有興趣的相關領域所需具備的條件。
2018 均一學校畢業典禮
2018年夏天,均一實驗高中首次同時舉辦國小、國中以及第一屆高中生的畢業典禮。均一的畢業典禮很不一樣,各年級畢業生來自不同區域,背景多元,大家各自穿著代表家鄉與部落文化的正式服裝,齊聚在美麗的均一校園,珍惜在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碰撞出精彩的生命火花。
鼓勵孩子探索自我 展翅翱翔
首屆高中畢業生展現多元的天賦 「專題報告」是許多學校給應屆畢業生的一門必修課,均一自2017年起效法慈心華德福學校,規劃國中、高中階段的畢業專題報吿課程。今年是均一學校自2008年創辦以來,歷經十年後,有了第一屆高中畢業生。嚴董事長常說「時間」就是我們的老師,看到孩子的成長,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總是充滿感動與感謝,而專題報告就像是珍貴的禮物,不僅能豐厚孩子的羽翼,鼓舞他們展翅翱翔,同時也讓老師們有機會可以更貼近、理解、走入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