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8

透過專案捐贈 實踐社會責任

近年來積極推動「服務獎助」的 IBM,一改企業界傳統上以捐贈物資或金錢為主的回饋模式,而採以捐贈專業服務的形式來實踐社會責任,協助非營利組織讓能力更加精實,進而幫助更廣大的社群。 自 2013 年起,台灣IBM 公司藉由「服務獎助」計畫成為公益平台的長期合作夥伴。至今已展開多項專案, 包括:2013 年間,IBM 顧問群提供「領導力研習」及「專案管理」兩項課程,協助公益平台及與其合作的基金會夥伴強化核心能力。2014 年間,IBM 捐贈Connections On Cloud(智慧社群雲)軟體,並針對公益平台人員提供相關的生產力與社群軟體訓練。此外,IBM 顧問也推展「 策略規劃」 專案,協助公益平台擬定三年發展策略,建立策略規劃機制,以提供未來每年擬定策略及檢視策略執行成果之用。

2014-12-28

讓社福團體與志工相遇

社福團體與志工以往的媒合機會,就像一年一度相會的牛郎織女般,「善耕 365 公益媒合平台」希望藉著網路平台的力量,在台灣堅強的軟實力下,讓社福團體與志工能一年 365 天,天天相愛,互相扶持。 在教育部頒布 12 年國教公共服務時數證明法令後, 學生們終於有自己的力量能夠幫助需要協助的社福團體。目前多數社福機構不但資源少且無宣傳管道,也導致更嚴重的資源分配不均。根據統計全台灣高中志工時數每年至少有 400 萬小時,善耕 365 公益媒合平台希望能將這龐大的時數聚集並有效運用、發送到台灣各個需要幫助的社福團體。

2013-12-28

均一學校由台東出發 為未來而教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 從教育的根源開始涓滴累積方可成就。教育不是要造就很會讀書的人,而是要培育很有自信的人。我們期待讓孩子可以選擇一條尋找自我天賦之路。 在均一,我們不會教孩子打敗別人,卻會用心幫助孩子成就自己,敬愛他人。因為,一個能成就自己,敬愛他人的人,不但不須打敗他人,還有能力幫助別人。

2013-12-28

2013 臺東體中第二專長計畫

當運動員在競技場上接受榮耀的那一剎那,背後需要多少的養成與訓練的過程?但又有多少最終能成為頂尖好手,永保一輩子的高峰?生態旅遊課程給予陪伴孩子追尋人生目標的最後一哩路。 臺東體中是台灣唯一一所長期培育體育人才的體育完全中學,參加「臺東體中第二專長計畫」的孩子們都是高三生,懵懂的他們對於未知的將來充滿著許多的期待。看到他們在運動場上那專注的眼神,彷彿拚了命似地想成為一名傑出運動員, 但現實是並非每個認真的孩子都能順利成為運動員,就算掙得頂尖運動選手的美名,也無法保證從此順遂一輩子,畢竟運動員的行業是極具有時效性的。

2013-12-28

2013 公東高工機械加工科 課程輔導計畫

引介業界師資到校教學,透過業師的經驗與技術傳承,縮短產學間供需技能落差;運用課程分享取代枯燥的建築術語,讓學生透過圖畫表達自己無限「夢想力」!  公東高工素有「青年學子學習工業技術的聖地」之稱,它是一間設立在東部原鄉地區近一甲子的職業學校,由天主教白冷會在台第一任會長錫質平神父於民國四十六年一手催生創立,他深知唯有透過優勢教育才能徹底幫助花東青年改變未來的命運,因此找到超越台灣西部技職教育一技之長的專業,帶來許多歐洲優秀的技術,教導孩子們水電、木工、機工等技能, 為青年學子在那個艱困的時代找到了自信與生存的關鍵技術,培養謀生能力、打造其未來的路。

2013-12-28

2013 育仁中學 民宿管家培訓課程

以「在地情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走出校園,實境操練,從基礎的清潔打掃,到餐飲教學、生態解說等,他們就如同海綿一般快速地學習與吸收,從中找到自信飛揚的自己。 2013 年 11 月初,在位於台東杉原的椰子海岸民宿,30 位育仁中學的同學在高雄餐旅大學旅館管理系技術教師賴顧賢老師的指導下,以分組競賽的方式,學習如何製作中式早餐,這一天的菜單內容包括:焦糖地瓜、菜脯蛋、金針排骨湯、枸杞地瓜葉、吻仔魚煎餅、豆豉苦瓜、丁香山蘇,同學們除了記住要領、用心烹調外,並挖空心思設計桌牌及菜卡。「一整天的課程下來,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學到很多東西,成就感的喜悅也洋溢在一張張青春的臉龐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