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學思達
學思達教學社群於 2020 年完成重要的里程碑,正式成立學思達教育基金會。這幾年學思達教學社群已日益成熟,創辦人張輝誠老師說:「主辦學思達學校,讓體制內的學生除了填鴨教學,有不一樣的選擇,是我們的使命。」在那天之前,學思達基金會將會幫助更多體制內的老師改變教學方式,不斷累積資源與能量。「我有信心,學思達在大家的幫助下,能為台灣帶來很深的正面影響力,不只是老師,學思達的學生、家長,都會成為正面能量,在台灣社會不停地流動。」
2020 均一高中部 運動健護實驗課程
運動健護包含了心態、運動、恢復保養、營養四大領域,是學習運動休閒產業的基礎。108 學年起,高中部依據均一學校願景及學生學習樣態,提出運動健護實驗課程內涵,課程中打破體育課僅止於學習球類運動的侷限,讓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培養正確的運動觀念,以正確的方法從事體育活動,並覺察身體在運動中的狀態,有意識地保護自己,進而將運動科學的學理觀念結合實務操作,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覺察身體的能力|走繩
2020 均一明門藝文中心
花東擁有多元族群文化、豐富的藝術涵養與連結自然的創作環境,均一明門藝文中心不僅在建築外觀上已經成為花東的美學示範,是均一學校學生藝術創作的實驗基地,也是國際級藝術工作者專業表演,與在地藝術家展開創作與交流的場域。 當世界級的專業團隊進駐運用均一明門藝文中心時,學校更發揮前店後校的精神,讓學生成為藝術表演前後台工作的助手。大師典範成為培育藝術人才的珍貴基石,透過與不同專業工作者學習,磨練工作的臨場感與危機處理能力。 九月初,布拉瑞揚舞團來到藝文中心進行「LIMA 布拉瑞揚五週年特別計畫」台東場演出,將創團五年來,孕育自東岸的能量及勇敢成長的歷程與細細感受的日常,以舞蹈與歌聲分享給觀眾。
2020 攝影深耕計畫:新北宜蘭地區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 校園攝影深耕計畫」源起於 2011 年聯合報前攝影中心林錫銘主任的發想,公益平台發起的二手數位相機募集活動。 經過五年與志工們在花東學校進行攝影深耕課程,2017 年又於新北地區六所學校優化該計畫。 2019 年文曄教育基金會接棒,由新北地區攝影志工徐振傑擔任專案負責人,新拓展新北及宜蘭地區六所學校,希望透過美學教育、累積教案、經驗傳承等,讓學校未來能將攝影做為教學的工具,豐富學生的學習。
2020 花東青少年合唱音樂營
愛情裡有七年之癢一說,而充滿愛的花東青少年合唱音樂營,在進入第七年時雖遇上疫情,指導老師和志工仍滿懷期待,不輕言停止舉辦營隊。每個月透過線上會議緊鑼密鼓地籌備,同時也做了最壞的打算:倘若無法舉辦,也會以線上營隊的方式讓學員參與。慶幸的是七月初政府解除大型集會限制,音樂營得以順利舉行。在做好完備的防疫措施下,101 位國高中學員、17 位高中CIT(Counselor In Training)、36 位大專志工、指導老師及行政統籌,共 161 位夥伴一起參與2020年的音樂營。
2020 初任教師志業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
每年全台約有 2,500 位初任教師進入公立學校展開教育志業,公益平台參與籌辦的「初任教師志業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計畫」是影響全國性教育翻轉規模最大的專案,2017 至 2019 年共邀請 258 位教學現場的傑出教師,開設 1,310 堂工作坊,並導入「教育共學群」機制,招募超過 500 位由資深教師擔任的共學輔導員(以下簡稱共輔員)陪伴 7,000 位以上的初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