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8

2020 初任教師志業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

每年全台約有 2,500 位初任教師進入公立學校展開教育志業,公益平台參與籌辦的「初任教師志業導入輔導暨知能研習計畫」是影響全國性教育翻轉規模最大的專案,2017 至 2019 年共邀請 258 位教學現場的傑出教師,開設 1,310 堂工作坊,並導入「教育共學群」機制,招募超過 500 位由資深教師擔任的共學輔導員(以下簡稱共輔員)陪伴 7,000 位以上的初任教師。 

2020-12-28

2020 均一高中部 創意學群實驗課程

均一學校自 107 學年(2018 年)依據 108 新課綱理念及未來教育發展趨勢,以連結學生學習能力與花東永續發展為訴求,發展高中部創意學群課程,涵蓋「國際餐旅」、「當代藝術」與「綠能建築」三個領域,是橫跨高中三年的綜合思考與應用實踐課程。創意學群課程以博雅教育為核心,期盼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引導學生透過自我認識和實踐運用,培養「做人」、「生活」、「做事」的能力而非專業技能。「餐旅」、「建築」與「藝術」規劃不同類型的主題內涵,經過課程素材的堆疊設計,老師們穿針引線的教學指導,放對了學習環境,學生們的學習樣貌如實反映學習狀態, 三個相異的領域課程,依然能培養相同的學習能力,具備生活素養。 

2020-12-28

2020 偏鄉教育種子培育計畫

累積九年的努力,偏鄉教育種子培育計畫已經支持 164 位學子於均一學校就學。計畫執行之初只支持國中部學生,2015 年均一學校高中部成立後,便延伸至學生高中三年的學習。獎助生在均一學校六年的就學期間除了學科知識學習外,藉由生命探索、創意學群課程,以及國際交流、宿舍生活等活動探索自己的天賦、學習團隊合作、時間管理,鍛鍊表達能力及生活技能。後續無論他們進入國內大學或國外社區大學就讀,這些能力都奠定他們未來生活與學習的基礎。我們訪談過去三年畢業的獎助學生,包括 2018 年畢業,現就讀長榮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的徐珮珮、2019 年畢業,現就讀東華大學民族社會工作學士學位學程的林勳、及 2020 年畢業現就讀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全英語學士班的汪佩諭,了解他們進入大學後的近況。三位校友各自的大學規劃和經歷不盡相同,卻一致提到在均一學校期間學到的許多能力,至今仍帶來正向的影響。

2020-12-28

2020 江賢二藝術推廣

2020 年 3 月 28 日至 6 月 28 日,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江賢二:回顧展」,這是江賢二老師至今創作生涯中,最大型、也最完整的展覽。三個月的展期共吸引近 125,000 人次參觀,創下疫情期間藝術家個展的紀錄。江老師創作不懈,作品風格多元,具有普世性的精神與美感。公益平台連結基金會網絡,協助將回顧展推廣給不同的族群;籌辦中的「江賢二藝術園區」,公益平台也將以行政專業全力支持。 對內在和藝術的極致追求 

2020-12-28

2020 花東永續共學群

自2013 年起,公益平台陸續送 53 位來自民間、公部門的部落青年及花東優秀中生代前往夏威夷考察,進而支持成員在計畫結束後組成「花東永續共學群」維繫彼此的情誼,進行每半年一次的聚會交流。2020 年受到疫情影響,暫停舉辦 AEMP 和夏威夷文化永續學習之旅,而共學聚會也順延至九月才恢復進行。  時隔一年舉辦的聚會於長濱地區舉行,納入眾所期待的「互訪」構想,一方面讓成員有機會深度分享一年的近況,另一方面也讓夥伴們了解公益平台近年整合雙濱旅遊資源的理念及成果。這次聚會同時邀請雙濱地區和公益平台長期合作的返鄉青年參加討論,希望擴大連結。  培養看見願景的眼光 

2020-12-28

2020 花東英語悅讀計畫

十年前,公益平台看見花東偏鄉英語教育資源普遍缺乏,成立後透過舉辦花東青少年英語生活營,希望點燃孩子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與動力。近幾年,花東英語學習資源豐富許多,然而偏鄉小校及課輔班仍持續面臨英語師資不穩定,兩、三所學校需共聘一位英文老師,以及缺乏適當英語教材等困境。因此,公益平台於 2020 年將已經執行十年的短效型營隊轉為入校長期陪伴的「花東英語悅讀計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