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8

以攝影深耕 傳承愛(eye)的種子

從攝影老師林錫銘的發想,無預期地募集了四千台二手相機,為期四年持續性地推動下,目前台灣各地已有許多老師運用相機這項工具,帶著孩子從教室走到戶外進行更有趣的創新教學,過程中並增進師生的互動關係。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與公益平台自2011年啟動「校園攝影深耕」計畫,逐步由號召攝影志工前往偏鄉教學,轉為交棒給在地學校,發展為以「師資培育」、「經驗傳承」、「永續成長」為目標,幫助學校老師將攝影融入課程,成為學校長期發展的特色教學,也為學生在課業之外延伸視野,找到一處自信的舞台。這幾年,透過學校的參與,攝影已經不只是課堂上的教學,而是一個豐富教學的工具,真正豐富了孩子的心靈視野,成為教學相長的利器。

2015-12-28

花蓮Makota'ay全母語共學園 讓孩子傳承部落文化

1998年,為了拍一位90歲老頭目的紀錄片,一直居住於西部的林淑照來到了花蓮港口部落。隔年,她開始在港口國小教書,接著落地生根、結婚生子。就這樣過了10年,為了一個教育理想,她辭去正職的教師工作,到宜蘭慈心華德福中小學擔任導師,因而更深入認識華德福教育。2012年,她返回部落帶著三個孩子在家自學,部落的人都覺得奇怪:「好端端的老師不做,回來部落讓孩子在家不去學校,到底是為什麼?」林淑照聞言,並不去多做解釋,因為自學的概念對部落而言實在太陌生了。

2015-12-28

尊重每位學生的差異性 依據自己的優勢學習

【台東桃源國小 楊貽雯老師】 台東桃源國小是國內率先使用「均一教育平台」的學校。早在2012年聽到「美國可汗學院」的相關資訊後,鄭漢文校長當下立刻感覺:「這就是我要的!」於是,不怕挑戰的楊貽雯老師就開始在自己的班級使用,將這樣一個革新性的教育資源引進校內。 教書13年的楊貽雯,是一位一直在課堂上尋求創新的老師。她表示:「全班每個孩子程度都不同,他們應該依照自己的能力進度而選題。雖然老師會因此必須客製化每個孩子的教材而負擔更重,不過,這幾年因為有均一教育平台,一些在數學學習較為挫折的孩子,因此可以回到失意的起點,重新學習,重拾信心。」

2015-12-28

以藝術教育 連結孩子的生命經驗

【台東和平國小  陳豪毅老師】 台東和平國小,是成功鎮和平部落的一所迷你藝術小學,全校80%都是阿美族的學生。被暱稱為「好意老師」的陳豪毅,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曾和一群藝術家朋友在台北創立自己的工作室,一起辦展覽、做策展。身為美勞教育公費生的他,在2011年來到和平國小服務,教書三、四個月後,他發現傳統按本教課的內容,和他與孩子們的生命經驗並無關連,深知沒有體驗的學習是很容易淡忘的他,於是開始改以藝術人文的角度切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的學習力。 首先,他結合公益平台「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校園攝影深耕計畫,讓學生每天練習拍一個人的各種表情動作,做成逐格動畫;...

2015-12-28

電影融入教學 為孩子帶來光與能力

【台北忠孝國小  陳建榮老師】 每一個人對影像的好奇與專注力,往往遠比書本裡的文字還要高。受邀參加「台東翻轉教學工作坊」的台北市忠孝國小陳建榮老師,分享透過電影的創新教學應用。曾榮獲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的他,是學生口中的麻辣鮮師,喜歡在傳統中挖掘新價值,因為熱愛電影,他不只在電影裡找到自己生命的軌跡,也在他的教學裡發現電影的蹤跡。 在教學時,陳建榮發現孩子有很多因為家庭不美滿的鬱積及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情緒的狀況,此時,電影就成為一種有力的情緒抒發管道。當其他老師利用綜合活動課來補國語數學課時,陳建榮反而讓孩子去體驗、省思與實踐,他把綜合課程的教室變成電影院,以獨創的「五大洲電影學習法」,...

2014-12-28

均一致力邁向國際實驗高中之路

「教育不是注水入壺,而是點亮蠟燭!」在 103 學年度,因應未來成立國際實驗高中,落實公益平台「教育扎根種子培育計畫」的均一中小學,著重培養孩子具有良好「品格」、「公民思辨」與「人文藝術」三大素養, 並適時協助孩子探索自己的天賦與可能發展的專長,培育孩子擁有「走向世界」與「在地謀生」的能力。 小學部引進華德福教育的精神 二年看見教育翻轉的力量

頁面